杨沛璋
  杨沛璋,1951年生于天津,197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,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、天津美术学院教授、国画系副主任。他的国画作品《海的儿子》、《五月》、《净土》、《我们的田野》分别参加了第五、六、八、九届全国美展,作品《山谷的回忆》参加了1988年博雅世艺术公司举办的全国中国画大赛展,作品《信天游》参加了内地与香港、台湾地区联合举办的当代水墨新人展。1993年,杨沛璋在北京举办了《乡情·古韵》中国画个展。1995年,他应法国北加莱大区议会邀请在巴约尔市博物馆举办个展,这是该馆第一次为在世的艺术家举办展览,杨沛璋为此展专门创作的组画《王佛》也被该馆收藏。在1995年至1999年的四年间,杨沛璋在法国、比利时等地相继举办个人画展八次,展出作品一百八十余幅,受到当地艺术界广泛好评。杨沛璋还于1997年出版了个人画集,并著有《中国人物画技法教材》等。

  中国人物画家杨沛璋是天津美术学院的毕业生,自1976年留校任教以来,至今已有二十六个年头。这期间,他在教书育人的同时,以革新人物画创作为己任,不断进行着多角度、全方位的艺术探索,以多种绘画样式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视觉,成为一位极具开拓性的实力型画家。此作系“艺林墨彩--当代著名中国画家作品展”原作。

  杨沛璋早期曾到中央美术学院进修。受著名画家姚有多先生的影响,他那时的创作倾向于现实主义题材和手法,追求严谨朴拙的风格。他入选第五届全国美展的作品《海的儿子》,充分反映了这种追求。促使杨沛璋画风转变的,是八五美术新潮中那场关于“中国画面临穷途末路”的论争。这期间,他不断求新求变的秉性被新的艺术观念激活,他不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,不愿再重复前的人笔墨和自己驾轻就熟的程式,而是把眼光投向了新的领域。他明显地感觉到,传统的中国画走向当代的确面临诸多障碍,必须清醒地摆脱固有的观念,借古开今,放眼中西,才能创作出与时俱进的作品。

  他逐步突破了水墨为上的的框框,将色彩大胆引入了画面,一改传统文人画轻渲薄染的方法,由尝试性地使用清雅丰富的淡色,到大胆采用不透明的矿物色,通过正反两面的刷、撒、点、弹、注等技法使画面厚重起来,造成了很强的视觉份量,使色与墨共同成为营造气氛、造型状物的主角。

  同时,他采用平面式的构成与色墨的渲染与灵动精致、富有节律性的线条相互融合,着力营造出作品宁静、和谐、优雅的氛围,犹如清风细雨般浸润着观者的心灵,将观者带入一种如梦如幻的诗境之中。这些作品充满新的形式与语言,却明显透出古典的文化情调,称之为“新古典主义”,是非常恰当的。

  九十年代中期以来,杨沛璋多次赴西欧举办画展和讲学。在那里,他看到了民族文化的价值所在,也感受到了西方现代艺术的真谛。他不再满意自己的作品,却又苦于无法表达全新的感受。在极度的痛苦、彷徨中,他拿起画笔,在纸上随着迷茫的思绪游走,不期然间,他兴奋了:随着线条的率性运转组合,他慢慢感受到了图象与感觉,所有的情感都被调动起来,没有了技法,没有了框框,只有心随着画笔在纸上感受着瞬间的情绪,随着色墨的交融体验着创造的快意,一幅面目全新的作品呈现在面前,他体会到了绘画的最大愉悦!



Scroll to Top